南方医科大学自考主考院校

国家"211工程"重点院校

今天是 
院校新闻

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布置会召开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5-07-12 17:27 点击:

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布置会召开,会议透露——
50亿建高水平大学 50亿强科技创新

    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遴选和立项工作已顺利结束。高水平大学怎么建?14所参建高校将打出什么样的组合拳?9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布置会在广州召开,副省长陈云贤出席并讲话。包括南方医科大学在内的14所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的党委书记、校长及主要负责人在会上分别汇报了学校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思路。
    据了解,此次省委、省政府除了设立50亿元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另外还专门拿出50亿元作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建设。

陈云贤强调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
   
    陈云贤强调,建设高水平大学是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要抢抓机遇,扎实推进。各参建高校要明确目标,深化改革,对标先进、科学谋划,统筹各方面建设力量和资源,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交流合作等方面争创一流;要注重结果导向,加强绩效考核和动态调整,确保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分步到位、循序渐进、权责统一的要求,向高校综合性下放事权、财权,要形成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强大合力。

高校建不好 可能被“摘帽”

    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布置会对入选高校提出了具体目标,要求重点建设高校要新增1—2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或3个以上学科进入教育部学科评估排名前10%。
    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介绍,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以2017年为节点,进一步提出了较为量化的阶段性建设目标。
    在学科建设方面,要求每所重点建设高校要新增1—2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或3个以上学科进入教育部学科评估排名前10%,已进入的学科排位要有所上升。每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所依托主干学科的排名进入ESI学科排名前1%或进入教育部学科评估排名前10%,已进入的学科排位要有所上升。每所高校全职“两院院士”“千人计划”长期项目和“外专千人计划”入选者、万人计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获得者等年均增加5名以上。
    据了解,高水平大学建设要注重结果导向,加强绩效考核与动态管理,引入国内外权威的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参与高水平大学建设评估评价和绩效考核工作,并建立财政投入与绩效挂钩的动态调整机构。
    此外,还将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参与评估考核,高校如果建得不好,三年后考核很可能会被“摘帽”甚至问责,而没有入选的高校三年后也有可能增补进来。对工作推进不力、建设效益不明显的,绩效奖励资金减少安排或不予安排,直至取消建设资格。


7所整体进入的高校畅谈怎么建

    南方医科大学校长余艳红:
    建华南最大卫生健康研究院

    南方医科大学始终以改革创新精神来统揽学校工作的全局。同时,紧密对接和服务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加强医院集团建设。
    同时积极培育新的服务增长点,积极顺应现代医学模式转变,主动对接国家、区域健康卫生需求,构建基于生物健康大数据中心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力争建成华南地区最大、国内具有标杆意义的卫生健康研究院;深度耦合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求。

余艳红校长在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布置会上的讲话(摘要)

    首先,南方医科大学始终以改革创新精神来统揽学校工作的全局。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源动力,特别在内部治理结构、人事制度改革和资源配置创新等重点难点环节,采取超常举措、重点推进。学校将成立资源统筹领导小组,按照“学术主导、统筹兼顾、资源共享、配置科学”原则,创新资源配置模式,充分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聚集、放大效应,积极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建设发展,实现资源增效、人员增效,从而形成推动学校快速发展的强大合力。通过持之以恒地在关键办学领域深入推进,以点带面、带动全校综合体制机制改革,逐步凝练形成具有南方医科大学鲜明特色、更加科学民主、更加开放包容的高水平大学发展模式。
    其次,要握紧“拳头”抓好重点建设。一是以重点学科建设为牵引,紧密对接国家即将开展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布局和资源配置。发挥南方医科大学“理工医结合、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重、生物高技术”传统优势,凝练形成跨院系、跨学科领域的七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慢性器衰竭防治、疾病精准诊断、严重创伤救治研究、重大疾病创新药物研发与关键技术平台建设、应对核化生危害卫生应急关键技术研究、消化道肿瘤诊治新技术研发、慢性病防治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以这些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为主抓手,重点打造ESI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排名前10%一流学科,来带动办学水平整体提升。二是在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上下功夫,专门出台高层次人才引、培方案,通过实施“强师工程”,强化高端骨干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引才引智、领军人才培育、优青培育”三项人才工程,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三是坚持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不断创新协同育人新模式,大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要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上下功夫,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四是以重大项目为纽带,以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科学研究的组织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和评价机制。新建共性关键技术中心实验室,重点投入来支撑科研创新,着力催生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五是以国家级重大平台为依托,积极探索构建新型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推进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政府机构及国际创新资源的协同创新,全面提升科学研究与技术转化水平。
   最后,要紧密对接和服务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是大力加强医院集团建设。深度挖掘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政策利好,不断创新医院集团资源统筹机制,努力为广东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二是积极培育新的服务增长点。积极顺应现代医学模式转变,主动对接国家、区域健康卫生需求,发挥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领域优势,构建基于生物健康大数据中心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力争建成华南地区最大、国内具有标杆意义的卫生健康研究院。三是深度耦合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求。搭建新药创制大平台,不断完善成果孵化育成体系、优化技术转移体系。力争将南方医科大学建成广东医药卫生产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源泉、成果孵化的重要载体、医疗服务的主力军,实现高校跟政府、社会的互动、共赢。
   成功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行列,在南方医科大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力争通过3—5年建设,使学校的办学体系更加完善,办学结构更加优化,整体办学水平有显著提升,顺利实现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目标!
    
    中山大学校长罗俊:
    将以珠海校区建设作为重要增长点
    高水平大学建设已经成为中山大学的工作常态。接下来将以“三个面向”和“三大建设”统领高水平大学建设。先建设成为位于国内“第一方阵”的一流前列高校,进而建设成为“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学校将以三个面向(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指导思想,结合广东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推进三大建设(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谋求实现学校关键办学指标“倍增计划”,提升学校整体水平。
    同时,中山大学还将以珠海校区建设作为支撑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增长点。

    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王迎军:
    打造国际一流优势学科
    一流大学应在解决国际重大科学前沿问题上要有所作为,在支撑、引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等方面要有重要贡献。在办学方面要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华南理工大学拟采取如下发展战略:打造国际一流优势学科。围绕能源、环境、生命健康、海洋、大数据、新材料、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业等科技前沿领域,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打造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提升优势学科水平,在若干领域形成国际一流的优势和水平。
    同时,坚持特色发展,提升办学质量;立德树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聚焦重大需求,支撑引领广东创新驱动;深化综合改革,释放发展活力。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蒋述卓:
    建设高水平产学研创新平台
    到2017年,暨南大学综合实力力争进入全国45名左右;2020年,综合实力力争接近或达到同类型“985工程”高校水平。
    暨南大学将瞄准学科前沿、国家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学校治理体系,优化学科布局,构建一批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力的重点学科,汇聚一批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区域竞争力的学术团队,建设一批高水平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平台和基地,培养一批具有拔尖水平的创新人才,产出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重点打造生物医药、光电通信、华侨华人等九大学科群,带动学校办学水平整体提升。
   
    华南师范大学校长刘鸣:
    实现全国师范大学“北上广”三足鼎立格局
    力争若干年后实现全国师范大学“北上广”三足鼎立格局
    作为广东省属高校中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综合实力最接近高水平大学的高校,同时也是广东省与教育部重点共建高校,华南师范大学将力争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使学校综合实力处于全国师范大学领先水平和全国高校先进行列,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形成全国师范大学“北上广”三足鼎立的格局。
    接下来,华南师范大学将坚持以目标导向推动内涵发展、坚持以服务广东实现创新发展、坚持以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

    华南农业大学校长陈晓阳:
    力争原始性创新和重大突破
    华南农业大学将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五大学科群,建立跨学科、跨学院的高水平科技创新研究中心,力争取得原始性创新和重大突破。主要方向为种业学科群、畜牧业学科群、食品安全学科群、经济管理学科群、农业技术装备学科群。
    将进一步深度介入广东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在产学研方面与温氏集团、大华农动物保健公司等企业开展全方位的深度合作,不断创新校企捆绑式协同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温氏模式”与“大华农模式”,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校企之间的人才捆绑、科研捆绑、利益捆绑、责任捆绑、声誉捆绑以及战略协同发展。

    广东工业大学校长陈新:
    抢占广东未来产业制高点
    充分发挥广东工业大学工程学科与广东产业契合度高、产学研合作基础较强的优势,以重点建设学科为依托,以主要科研平台为支撑,整合各方创新资源,面向广东未来重大战略需求,汇聚高端人才、构建一流科研平台和团队,在科技创新及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上下足功夫,显著提升对学校对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引领能力。
    广东工业大学的高水平建设规划包括:凝练学科方向,抢占广东未来产业制高点;汇聚高层次人才,增强攻坚团队实力;增强创新能力,学科支撑引领产业作用更加凸显。

联系我们

罗湖:33391553

宝安:29556010

龙岗:85210979

龙华:23284074

联系地址

罗湖区沿河北路1002号瑞思国际B座9A

宝安区创业一路1004号宏发中心大厦1101

龙岗区龙岗大道3166号左创智慧创新大厦4楼Z2

龙华区景龙建设路与清泉路交汇处御璟中心C座19楼1902室

==最新报名名单==

  • 杨海*    护理学  
  • 胡露*    市场营销  
  • 孙向* 人力资源管理
  • 郑水* 现代企业管理
  • 张雯*    国际贸易  
  • 杨素*    会展管理  
  • 张三*营养食品与健康
  • 林宝*    药学  
  • 曾晓* 社区护理学
  • 刘映* 人力资源管理